母亲的心性、父亲的气魄,一个孩子的人生天花板,源自这两个方面。

母亲很重要,孩子的情商多数都来自母亲。

一个心性通透的母亲,犹如灵泉可养温玉,不燥烈好争,也不凉寒惧人。情商决定了一个人一生可否得贵人相助、是否徒增烦忧,一生顺遂或艰辛,都拜妈妈所赐。

而父亲是孩子的脊梁与靠山、力量与依托。

一个人能开阔多大的局面,是否敢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是父亲给予的榜样与教诲;如何应对挫折、受伤后能不能再爬起来也是源自父亲自幼对自己的态度。

一些再婚家庭,最大的困扰就是:孩子与后续者是否能很好地兼容。

如果一个原生家庭内充满激荡的能量、争吵,父母在意识层次上、认知上差距巨大,两者的落差就会形成能量频率在同一场域里的交错激荡。

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身心灵都会经历挫折,留下累累的暗伤。长大后不信赖婚姻,很难步入良好的两性关系,不会解决冲突;另一个极端就是渴望尽快逃离这样的原生家庭,随便找一个对自己好的就尽快离开父母家。

这样的婚姻持续对父母孩子三方都是磨难,持续下去毫无意义。但再婚就能避免再次陷入这一问题吗?关键在于后者的心性与智慧成熟程度、双方认知的匹配度、心智性格的稳定度。

其实孩子从父母那里需要的无非三样:温饱、榜样、呵护。

而孩子最关注的就是“我”是否可以安全地长大、我是否能得到关爱、我能从眼前这个所谓父母的人身上学到些什么。

那父母能给孩子些什么呢?财富、机遇、安全感、关注、呵护、人生引领。

其实每个人出生前就有了自己的人生蓝图,父母费劲巴拉地安排这个那个,其实都是自己的造作。他要是个富贵命,闭着眼睛都能捡到奖券发财;要是个穷苦命,继承百亿也会破产。

其实父母能给孩子的并且有意义的,其一是支撑——去闯荡吧,伤了累了回家来,休整好了再出发。

其二是榜样——言传不如身教,父母自己的言行习气会很大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左右孩子的塑形,之后孩子要花一生去尝试摆脱那些父母给自己的不良影响。当然那些好的品质也会让孩子真正地赢在起跑线上。

最后,父母能给孩子的就是不拖累。心智、身体好的父母,在孩子中年最难的时候,不会成为定时炸弹,去找孩子养老、养病,或介入孩子的人生,指挥与影响其人生的走向。很多压死中年人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实是自己与配偶的父母陷入大病或对小家庭干预过多。

每一个灵魂都是独立的,每一个自由意识都应当被全然地尊重,每一场体验都有其价值和意义。身为父母,给出爱、榜样和一个孩子可以疗伤的家,不成为他们高飞的累赘与束缚,就算是人间清醒了。

留下评论